|
1942年1月16日《日米新聞》。(Hoover Institution) |
日軍在1941年12日8日除了突襲珍珠港及菲律賓,也同步對關島發動攻勢。駐防關島上的美軍兵力薄弱,完全不是日軍的對手。不到兩天,關島總督兼美國海軍關島基地司令官麥米林(George J. McMillin)上校就向日軍投降。被日軍囚禁在關島一個月後,麥米林與同時被俘的四百多名同袍在1942年1月上旬,搭上日本海軍徵用的阿根廷丸(あるぜんちな丸)豪華郵輪,轉往善通寺俘虜收容所關押。位於日本四國香川縣的善通寺俘虜收容所,是大東亞戰爭爆發後第一座在日本本土開設的戰俘營,麥米林等人也成為這場戰爭中首批踏上日本本土的俘虜。
|
阿根廷丸(或姊妹船巴西丸)的廣告。(《写真週報》60号,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
|
左上角為被俘後不久的關島總督麥米林上校。(《写真週報》218号,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
當臺灣俘虜收容所在1942年夏天成立後,麥米林被日軍轉送來臺,關進專門拘留高階俘虜的花蓮港第四分所,成為編號第179號的俘虜。1944年10月,麥米林與兩百多名以中高階軍官為主的俘虜在基隆乘船,經由日本內地,轉往滿州國境內的奉天俘虜收容所。日本投降後,被美軍解放,轉送回國。
|
最左為重獲自由的麥米林,攝於1945年9月。跟上圖比較,可以看到三年多的俘虜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刻痕。(Naval History and Heritage Command)
|
巴西丸後來被擊沉了 阿根廷丸變成空母海鷹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