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歷史上的今天:墨西哥首度轟炸台灣


當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襲珍珠港後,位於美國南方的墨西哥並未隨之宣戰。讓墨西哥政府硬起來的,是兩艘墨西哥籍油輪分別在1942年5月14日與20日遭德國潛艦擊沉的事件,墨西哥政府因此在當月22日對軸心國宣戰。但是在接下來一年多裡,墨西哥沒有積極參戰,只是加強國土的防衛。直到1943年底,墨西哥政府才在美國的建議下,決定扮演更積極的腳色。

1944年7月下旬,墨西哥派出由第201戰鬥機中隊為主組成的人馬,前往美國德州接受訓練,準備前往海外作戰。經過為期五週的基礎飛行訓練,通過篩選的人員在9月初被派往愛達荷州換裝P-47戰鬥機。然而愛達荷州的冬天對墨西哥人來說太過難熬,於是又回到德州繼續訓練。

1944年底,墨西哥國會授權總統派出第201戰鬥機中隊到海外參戰,墨西哥駐華盛頓的武官建議前往亞洲,協助解放同為西班牙語系的菲律賓,獲得總統的同意。1945年3月下旬,第201戰鬥機中隊為核心的墨西哥遠征空軍(Mexican Expeditionary Air Force,西班牙文為Fuerza Aérea Expedicionaria Mexicana)從美國加州登船出發,4月底抵達菲律賓的呂宋島,指揮部設於克拉克機場。第201戰鬥機中隊則進駐克拉克機場南邊的波拉克機場(Porac),編在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第58戰鬥機大隊之下。因為他們配備的飛機尚未運抵菲律賓,所以暫時借用美軍提供的早期型P-47D。



整個5月間,第201戰鬥機中隊持續接受美軍的戰鬥訓練,飛行員有時會加入美軍執行作戰任務6月4日,完成訓練的第201中隊終於有機會以一個獨立單位的身分作戰,在一天之內就執行了五個批次的對地炸射任務。6月24日,第201中隊專屬的改良型P-47D運抵這批全新的戰鬥機同時漆有美國與墨西哥的徽幟,在垂直尾翼上是代表墨西哥的紅白綠三色長條,右翼上方與左翼下方則漆上了這三個顏色的倒三角形。



7月4日,麥克阿瑟將軍宣告菲律賓的戰事結束,第201中隊因此有了新的攻擊目標––台灣。從7月6日到9日,第201中隊以長程偵察訓練的名義,分別派出八到十架不等的P-47,到台灣東港一帶上空索敵。儘管第201戰鬥機中隊曾在這幾次真槍實彈的任務中發現不明飛機,卻都沒有機會與日機正面交鋒,因此未發一槍一彈。
7月下旬,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旗下各單位陸續移防到沖繩,準備對日本本土發動攻擊。第201戰鬥機中隊雖然編在第5航空隊的第58戰鬥機大隊之下,卻未跟著移駐,仍留在呂宋島上。8月8日,第201戰鬥機中隊派出八架P-47,每架飛機主翼一側掛載一枚1000磅炸彈,另一側攜帶副油箱,前往台灣轟炸花蓮港一帶的目標。其中二架飛機因油料不足而提早折返,其他六架P-47在上午10時30分到10時40分之間對指定目標實施轟炸,但根據飛行員在任務後的報告,這次轟炸任務並未達成目的(not effective)。

這是墨西哥空軍首次轟炸台灣,然而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因為一個星期後,日本便宣布投降。

根據美軍統計,P-47在太平洋戰爭中總共對台灣投下六枚1000磅炸彈,這六枚就是墨西哥空軍投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