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岡山的電波方位測定所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上次在1944年的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航空修訂版發現大寮砲台時,也在南面不遠處看到上圖的兩座設施:電波方位測定所和新庄通信隊。這兩座設施在1942年版的地圖上也看得到,但是當美軍飛機在1945年2月2日拍攝以下照片時,可以看到電波方位測定所已經向東(右手邊)延伸,也就是照片中的大圓圈及其以東的部分: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B04588-029
美軍在戰時曾列出在台灣地區發現的三座 Direction Finder Station,分別位於松山、新竹、岡山,基於地點的一致與英日文名稱的相似性,我認為上圖的電波方位測定所就是美軍在岡山發現的 Direction Finder Station,用途是飛機的導航輔助。當飛行員想要知道他的方位時,就從飛機上發射連續電波,地面的測定所利用接收到的電波計算出方位後,再透過通信所報知飛行員。所以在電波方位測定所附近多半會設置通信所,這跟地圖所顯示的不謀而合。

根據美軍的研究,日軍在陸地上設置的 Direction Finder 大都是採用英國人 Frank Adcock 發明的天線陣列配置,在東西南北邊各豎立一根天線,接收站設在這四根天線的正中心。不過按照電波頻率的不同,又可分為高頻(3~30 MHz)與中頻(0.1~3 MHz)兩種形式。高頻的電波波長較中頻電波短,因此高頻設施的天線比中頻的天線短,天線之間的距離也比中頻的較短。日軍的高頻設施天線和接收站幾乎都設置在一座高塔的室內空間,中頻設施的天線和接收站則多半露天設置。

下圖是美軍在馬紹爾群島的瓜加林(Kwajalein)環礁拍攝到的日軍方位測定所,字母 A 標示的是三座高頻設施,B 則是一座中頻設施。可以看到中頻設施的天線遠高於高頻設施的建築,而因為高頻設施的四根天線都設在高塔的室內,也可以確定中頻接收天線之間的距離遠大於高頻天線的距離。
美軍發現的日軍方位測定所多半是由一到三座高頻設施、一到二座中頻設施、或前述的排列組合所構成,所以位於岡山的方位測定所應該就屬於單一高頻設施加上單一中頻設施的組合配置。空照中不見大圓圈內應有的四根天線,則可能是因為天線太細,高空拍攝的照片解析度不夠,所以看不到。從大圓圈往左數來的第一座建築,即是高頻設施所在的高塔,其陰影明顯高於其他建築。

美軍同一天的空照只拍到新庄通信隊的局部(如下圖),在建築物群的西邊(左手邊)空地上,似乎有一些通信天線電塔的陰影,剛好本文一開始的地圖在「庄」這個字旁也有無線電信電柱的標記: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B04588-029
以上是我自己判讀照片所做的推論,在沒有日軍文件佐證及美軍電子偵察結果的輔助下,信不信由你。

【2月25日補充】下面這張1944年3月1日的傾斜空照雖然不清楚,卻涵蓋了整個新庄通信隊的場地(B)。更重要的是,方位測定所(A)中頻設施特有的大圓圈此時尚未出現,而因為地面的顏色明顯不同,似乎還在整地興建中: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F09377-037
到了1944年8月25日,方位測定所(A)的中頻設施仍未完成(通往大圓圈圓心的小路尚未出現),不過整座場地的色澤已經跟本文開頭的照片相當一致: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F10303-082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岡山第61航空廠附近的防空設施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之前在美軍空照上看到岡山第61航空廠東南方有一座不明設施,看起來像是砲台,但是在高雄海軍警備隊的戰時日誌找不到。今天一時興起,到中研院的百年歷史地圖逛逛,竟然就找到了,原來稱為大寮砲台(上圖標示1的位置)。下圖即為此處的空照: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B04588-031
根據戰後的呈繳清冊,大寮砲台有兩座八九式127公厘雙座高射砲,應該就裝設在西北角與東南角的掩體裡。

我在地圖上還發現兩個之前沒在空照圖上看到的對空監視所,以下分別是編號2與3位置的空照圖: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B04588-031
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B04588-030
兩個監視所的地面都有一個大圓圈,且有小路通到圓心。目前我在文件上找不到相關的記載,但我個人認為圓心的監視裝備應該不是雷達(日本海軍稱為電波探信儀)。

為了避免以後忘記,趕快做個筆記。

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美國海軍在台灣上空的雷達反制作戰

1944年10月12日清晨,大批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Task Force 38)的艦載機從台灣東南方海域的航空母艦起飛,對全島軍事要地展開大規模的攻擊。上面這段文字來自大黃蜂號航艦(USS Hornet, CV-12)第11艦載機大隊執行第一次打擊任務的作戰報告,斑駁的文件上寫著:「Several planes dropped window from 4 miles on approach side of target through retirements.」,難道美軍飛機在攻擊的過程中一直把窗戶(window)丟下?

其實這裡的 window 指的是一種可以反射雷達電波的金屬片或金屬絲,如果裁切的長度適當,從攻擊方的飛機投下後,在防守方的雷達顯示幕看來就會跟真的飛機難以分辨。根據鑽研電子作戰甚深的作家 Alfred Price 所著 Instruments of Darkness 一書,英國軍方發現從飛機投放的金屬片能夠混淆地面雷達後,為了避免機密洩漏,準備為這秘密武器取個代號。負責這項研究的單位主管看到房間的窗戶,就建議使用 window 這個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名稱作為代號。

英國空軍在1943年7月下旬轟炸德國工業重鎮漢堡(Hamburg)的行動中,首次動用 window 來保護執行任務的轟炸機。在歐陸作戰的美國陸軍第8航空隊也從1943年12日的轟炸不來梅(Bremen)任務開始,效法英軍使用金屬干擾絲。即便美軍稱之為 chaff,源自英國的 window這個名稱似乎已經根深蒂固,所以在許多美軍的雷達反制作戰報告中都可以看到。
美國海軍使用的金屬干擾絲(照片來源:Radio Countermeasures, Summary Technical Report of Division 15, NDRC)

在1945年之前,美軍對日軍雷達(日本海軍稱為電波探信儀,陸軍視用途稱為電波警戒機或電波標定機)所掌握的情報相當貧乏,所以第38特遣艦隊攻台當時,對日軍在台灣的雷達部署狀況也不知其詳。不過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從昭和19年10月的高雄海軍警備隊戰時日誌,了解日本海軍在台灣南部配置的雷達。
(至於日本海軍在台灣其他地區部署的雷達,以及陸軍的雷達部署狀況,目前尚未取得相關的參考資料。)這份日誌列舉的雷達部署如下:
  • 荒鷲砲台:假稱四號電波探信儀一型
  • 大崗山見張所:二式一號電波探信儀一型改一
  • 壽山見張所:二式一號電波探信儀一型改三
  • 紅頭嶼見張所:假稱三式一號電波探信儀三型
一號電波探信儀屬於陸上的預警雷達,作用在於提早發現來犯的敵機對於美軍飛機真正具有威脅性的,是用來指引高射砲或探照燈的四號電波探信儀,這也是 window 要反制的對象
美軍在貝里琉島(Peleliu)上虜獲的日本海軍四號電波探信儀一型(照片來源:Japanese Electronics, Photographic Intelligence Center Report)
箭頭所指的兩座陣地是左營軍港內荒鷲砲台的四號電波探信儀可能裝設的位置,左方陣地中心可以看到高聳物體造成的陰影(照片攝於1944年10月16日的B-29轟炸任務,中央研究院GIS專題中心提供)

在欠缺日軍雷達部署情報的情況下,第38特遣艦隊只能根據日軍防空砲火的射擊模式和精度,及少數裝有電波截收裝備的TBM蒐集到的參數,研判可能有砲火指引雷達的區域。

例如無畏號航艦(USS Intrepid, CV-11)上的第18艦載機大隊在10月13日執行基隆港、松山飛行場、新竹飛行場的打擊任務時,雖然北台灣完全被雲層遮蔽,美軍飛行員發現打到雲層之上的中大口徑防空砲火依然十分準確,因此判斷這些砲火應該都是透過雷達引導對空射擊。而一架TBM利用機上的電波截收器,在200 MHz與600 MHz的頻段偵測到疑似日軍的雷達訊號。根據日軍的內部文件,四號電波探信儀一型的波長為1.5米,頻率就相當於200 MHz。(當時慣用的頻率計算單位是簡稱MC的Megacycle,定義跟現在常用的MHz相同)

除了對日軍雷達的相關情報掌握不足,美國海軍首度將 window 應用於反制日軍的雷達,也不過是在第38特遣艦隊攻台兩天前的沖繩攻擊行動中,所以運用 window 的戰術也還在摸索中。當時 window 只能用手從飛機上投擲,所以僅有TBM和SB2C這兩種搭載兩名以上乘員的飛機配發 window,由無線電操作手負責投放。

碉堡山號航艦(USS Bunker Hill, CV-17)上的第8艦載機大隊在實戰中發現,如果在俯衝後持續投放 window,被 window 誤導的砲火反而可能擊中後方跟隨的友機。而第8艦載機大隊與第18艦載機大隊都觀察到,在俯衝過程中投下的 window,往往會被風壓吹回機艙內。第8艦載機大隊建議修改戰術,從距離目標5到10英里處,開始每隔4秒投下一盒 window,直到俯衝前即停止投放;第18艦載機大隊則建議在飛機上加裝協助投放 window 的裝置。
由於交戰的雙方不可能彼此配合交換資訊,所以無法透過科學化的方法來驗證美軍投下的 window 是否能有效混淆日軍的射擊管制雷達,達到保護機群的目的。第8艦載機大隊的任務分析只能確定 window 在兩次任務中曾發揮功效,其他任務中使用的 window 無法判定其效果。第18艦載機大隊則發現投下 window後,日軍的砲火會落在飛機的後方,所以為了提振飛行員的士氣,新的戰術規定在遭遇防空砲火時投放 window。


我們恐怕永遠不會知道,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的攻台任務期間,window 究竟發揮了多少實際的作用。但是美軍對日軍雷達的反制作戰,在接下來的空襲福爾摩沙期間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