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二戰版的看見台灣: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對台偵照

<!-- http://taiwanairpower.org/blog/?p=16972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上面這張照片(點擊可放大)取自美軍情報單位在1944年2月完成的《Formosa Interim Report》,照片上標示的主要地區為淡水(Tamsui)、北投(Hokuto)、士林(Shirin)、松山機場(Matsuyama Airport)、台北(Taihoku)。照片右上角註明的拍攝日期為1943年4月1日,所以這是目前為止我找到的最早一張美軍對台空中偵察照片。在同一份報告中,桃園及新竹地區的偵察空照也是在同一天拍攝。不過報告所附台灣其他地區的空照拍攝日期就晚得多,而且集中在1943年的11與12月。雖然報告並未說明拍攝這些空照的單位為何,但幾乎可以確定是直屬美國陸軍第14航空隊(Fourteenth Air Force)的第21照相偵察中隊(21st Photographic Reconnaissance Squadron)。
中央研究院從美國國家檔案館取得的台灣地區舊航照中,也有少部分是由第21照相偵察中隊拍攝的,最早的一卷是在1943年11月22日拍攝(《Formosa Interim Report》也曾引用)。我個人認為比較有趣的是1944年3月1日任務的照片,這次任務的底片罐號是F09377及F12039,卻是由同一架偵察機上的三具相機(分別是左側、垂直、右側,稍後我會再說明)拍攝,只要找到對應的底片編號,就可以拼湊出目標區從左側地平線到右側地平線的全景。以下三張照片就是該任務中拍攝鵝鑾鼻半島及滿州庄(現在的屏東縣滿州鄉)的左側、垂直、右側空照(編號都是5號):
左側相機拍攝的照片L0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垂直相機拍攝的照片TV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右側相機拍攝的照片R05(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各位可以把前三張照片跟下面的同地區現代衛星照片(點擊可放大)作比較:
現在的鵝鑾鼻半島及滿州鄉衛星照片(Source: Google Earth)
下面的照片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在1944年8月25日拍攝的(底片罐號是F10303),照片中心點右下側的倒V字形區域是小港飛行場(現在的小港機場):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這卷底片有趣的是最後一張(如下),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在降落後還啟動了右側相機的快門,所以拍下了降落地點的地面照片(不知道這是中國的哪裡?):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提供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當時配備的偵察機是從P-38戰鬥機發展而來的F-5系列偵察機(千萬不要跟後來的F-5系列噴射戰鬥機搞混),原來位於P-38機鼻位置的機槍或機砲被移除,改為照相機艙。F-5的相機有多種配置方式,前面看到的左側、垂直、右側照片是利用所謂的三物鏡攝影(tri-metrogon)配置,以三具相機同時拍攝。下圖(不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飛機)顯示了F-5左側與垂直照相的窗口,在機鼻另一面與左側窗口對稱的位置還有一個右側照相的窗口,除了三物鏡攝影所用的窗口,下圖也顯示了F-5的其他照相窗口:


第21照相偵察中隊偵察台灣所用的F-5偵察機以F-5A與F-5B兩種構型為主。因為F-5A是以P-38G為藍本發展出來,而F-5B是基於P-38J的設計,兩者在外型上的最大差異是螺旋槳下方的冷卻系統進氣口,F-5A(P-38G)的進氣口比較呈流線型,所以我們就可以從照片判斷出1944年3月1日的任務是由F-5A執行,而執行8月25日任務的是一架F-5B。下面兩張照片分別是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A與F-5B,各位可以比較一下冷卻系統進氣口的差異: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A
第21照相偵察中隊的F-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