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在臺灣的最後一任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大將,在前來佔領臺灣的中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暨警備總司令部命令下,頭銜改成臺灣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接受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的指揮,協助中方的接收作業及日方軍民的遣返。
聯軍的戰罪調查小組經過數月的調查,在1946年1月透過中國的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向臺灣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下達命令,要求交出53名戰犯或嫌疑人,以接受偵訊。這批名單牽涉的案件中,與戰俘相關的有臺灣俘虜收容所虐待戰俘案、美軍飛行人員審判及審問案,安藤利吉雖然跟這兩大案都有關係,卻不在這53人的名單上。
遣返日本在臺軍民的行動於1946年4月進入尾聲,美軍請求中方將安藤利吉與諫山春樹等人逮捕後引渡交與美軍。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在4月13日派員至安藤官邸將之逮捕,經審訊後將安藤等人交由美軍代表蒙那上尉運往上海。細看逮捕當時所攝照片(見下圖)的左半部,可以看到安藤是接受一位中國軍官的逮捕,這名軍官身旁還有兩名具有西洋臉孔的人士,他們究竟是誰?
(國家圖書館) |
由於安藤曾是臺灣末代總督,他的逮捕象徵日本治臺時代的真正完結,是臺灣史上的重要事件。不過我在臺灣的數位典藏資源卻找不到逮捕行動的詳細描述,即使提供上圖的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展覽,也只有提到安藤與諫山二人。鈴木茂夫著《台灣處分一九四五年》一書描寫的安藤逮捕事件,將日期記為12日,文中僅敘述中國軍隊奉警備總司令部之命執行逮捕,未提及當時有西方人在場,也沒有寫出安藤與諫山以外人士的姓名。
負責將安藤等人押解到上海的美軍軍法官蒙那上尉,在此事件的二十多年後,接受一家美國報社的採訪。根據他的回憶,由三名美國人與五名英國人組成的聯軍戰罪調查小組,在取得中國方面的協助後,前往臺灣逮捕安藤。照片左四即為蒙那,左二則是前金瓜石分所戰俘Crossley少校,不過蒙那並未說明負責的中國軍官是誰。
令人玩味的是,不論在國史館或檔案管理局的相關數位檔案中,都只有記載美軍的戰罪調查小組在臺灣逮捕日軍戰犯,完全看不到英軍的參與。然而在蒙那描述的調查小組中,英軍的人數還多於美軍。為什麼英軍的角色會消失?是當初就未記載於檔案中,還是相關檔案尚未數位化提供查詢?
真是令人玩味 那個時空由照片凝結了 提籃橋現在也拆了
回覆刪除日本人走的倉促 但如果不那麼快把日本人都送走 運作社會秩序的骨架還在
是以秩序崩潰的不會那麼快
228也許不會那麼快出現?
其實安籐及諫山受盟軍戰犯調查小組追究戰俘受不等待遇及死亡是擔下責任,其實黃金是美軍那位軍官以、不當手段吞了,這金塊很純是九份鍊制要解決西南緒島打仗士兵糧食向泰國買米用途分一昂司一錠運送取得較方便,後因當時1945年初美軍已取制空杈,台灣這邊派機運送擔心被美軍飛機打下致延誤成太平洋戰爭末敗局,總督自殺原因是台灣軍某參謀下的指令其參謀家世是皇族但這參謀在1945年6月台北大轟炸時因救陸軍倉庫/今101東辺工人宿舍而炸死美軍調查員也在兵工廠槍殺不少日軍官追問參謀下落其因,安籐身兼直長官在上海自殺,遺書內容是告知外界因金塊及國民大員葛敬恩有不可告人疑問。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