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必也正名乎

由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Taiwan POW Camps Memorial Society)理事長何麥克(Michael Hurst)先生歷經二十多年研究而寫成的《Never Forgotten》,終於在日前出版問世。這是當今唯一一本講述二戰時期歐美戰俘在臺悲慘遭遇的專書,作者訪談了多達八百名被日軍解送來臺關押的戰俘本人或家屬,在來臺戰俘的個人資料涵蓋上,絕對是世界第一,無他人能及。

由於取材的關係,本書幾乎都是從歐美俘虜的角度呈現,日本方面的史料幾乎都僅以圖片的形式呈現,而且比重非常低。當然,不可能有百分百面面俱到的書,但對我這檔案控來說就有點可惜,尤其是因此而產生的呈現偏差。

本書第105頁與106頁列舉了在臺15處俘虜收容所的編號、名稱與位置,列表中出現像1、1A、1B、2、2A、2B、2C這樣的編號。其實,日軍給予臺灣俘虜收容所的正式編號就只有本所及第一到第六分所,至於作者為何會用1A、2B這種方式表示,我就不是那麼清楚。

要如何稱呼各俘虜收容所,日軍是有明文規定的。其中,於俘虜收容所長所在地設置的收容所,稱為「本所」。用現代的說法,本所就是總部的意思。當日軍決定在臺灣設立俘虜收容所後,本所的地點選在社團法人臺灣教育會所在之臺北市龍口町一丁目一番地臺灣教育會館(見下圖),亦即目前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位置。

官報第4745號 (国立国会図書館)

不過這個地點並不是用來關押俘虜,而是所長及主要幕僚辦公的場所。後來日軍在臺北市大直516番地(現在國防部的位置)興建營房,作為關押戰俘的處所。由於這個地點也在臺北市,所以根據規定,臺灣教育會館與大直的營區都稱為本所,而本所長由臺灣俘虜收容所長兼任。

本所位在兩個地點,很容易讓人混淆。戰後的戰犯審判中,就曾引起誤解,但沒想到何麥克在書中也只提到本所一次(他翻譯成Headquarters Camp),而一直把大直的營區稱為第六分所。事實上,在臺灣俘虜收容所成立後的第一個年頭裡,第六分所是不存在的。日軍在1943年8月24日將本所位在大直的營區改稱為第六分所後,這個稱呼才出現(見下圖之銘銘票)。

(Crown Copyright)

但龍口町的本所並未消失,所長與幕僚仍在此辦公(此時已有第六分所長負責管理大直營區),直到某一天才遷走(恕我賣個關子)。

《Never Forgotten》也誤解了其他分所之間的關係,例如把鑛窟說成是金瓜石的sub-camp,但兩者都是第一分所,只是存在不同時期,並無上下的隸屬關係。又如把員林分所說成臺中分所的extension,其實也不正確。這些都是未參考日方史料而造成的誤解,我就不多細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