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假期實在是太長了,除了必要的禮尚往來和追劇,窮極無聊時上網隨機搜尋跟戰俘相關的文章,結果還真是開了眼界。有的說打撈上岸的戰俘船成就了高雄的拆船王國;有的說白河的戰俘營關了八千多人,規模為亞洲最大;但也有的說屏東隘寮的戰俘營才是東南亞最大。每個人都有寫作發表的權利,網路時代讓這種權利更容易實現,但卻苦了閱聽受眾,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分辨內容的真偽對錯。
我發現許多網頁都指出這些二戰期間位於臺灣的戰俘營稱為「捕虜監視所」。然而在我看過的眾多歷史文件中,卻沒有任何一件使用這個名詞!日軍在二戰期間在亞洲各地設置關押盟軍戰俘的戰俘營,是依據勅令第1182號《俘虜收容所令》,所以這些戰俘營的正式名稱就是俘虜收容所。
(Source: JACAR) |
位於臺灣的俘虜收容所,就稱為臺灣俘虜收容所。在臺灣各地設置的收容所稱為分所,各賦予番號,例如第一、第二。但是俘虜收容所長所在地之收容所不稱分所,而稱為本所。不論本所或分所,正式名稱都要冠上臺灣俘虜收容所,例如:臺灣俘虜收容所本所、臺灣俘虜收容所第一分所。不過從1943年8月起,臺灣俘虜收容所本所改制為臺灣俘虜收容所第六分所。
臺灣俘虜收容所的規模,跟日軍在亞洲其他區域設置的收容所比起來,其實算是小的,從下面這個1943年的統計表就可以看得出來。說臺灣某個分所是亞洲或東南亞最大,真的是在胡說八道。
(Source: JACAR) |
由於我從未在任何史料中看過「捕虜監視所」的用語,所以應該是先有幾個網頁引用了某個錯誤的資訊來源,再隨著複製貼上的便利性傳染到後來其他的網頁。當您看到這篇文章後,就請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捕虜收容所聽起來比較有日本風味 俘虜好像很白話
回覆刪除可能是日本正式文書和口語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