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飛機從1943年11月25日開始空襲台灣後,首次有飛機遭到日軍擊落,是在1944年8月31日。當天傍晚,第14航空隊派出第308轟炸大隊16架B-24,從中國的柳州起飛,到台灣高雄執行轟炸與佈雷任務。一架第425轟炸中隊的B-24完成轟炸投彈後(已是9月1日凌晨)被擊中,機員在高雄外海跳傘逃生,但是其中只有擔任觀察員的歐尼爾上尉(Captain George K. O'Neil)被日本軍人Masayoshi Kakimoto俘獲,其他機員下落不明。當天另有一架執行轟炸任務的第375轟炸中隊B-24失聯,不過機員或飛機殘骸從未被尋獲。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境內又無親同盟國的游擊隊,所以美軍飛行員被擊中或故障失事時,必須設法飛往海岸外迫降或跳傘,等待友軍前來救援。目前已知美軍在台灣地區第一次成功搜救的行動,是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大舉出動艦載機攻擊台灣全島期間。在攻擊發起的第一天10月12日上午,第38.2特遣支隊碉堡山號航艦(USS Bunker Hill, CV-17)上的第8艦載機大隊,出動12架SB2C、8架TBM、8架F6F執行當天第二次打擊任務,轟炸台北飛行場的棚廠設施及跑道。F6F在攻擊行動結束返航途中掃射北海岸的船隻,但是馬怪爾中尉(Lieutenant [jg.] John J. McGuire)的座機遭船隻爆炸的破片打中,迫降在鼻頭角外海30海里水下待命的扳機魚號潛艦(USS Trigger, SS-237)附近,由潛艦派員救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