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 星期二

空襲的陰影(二)

同盟國很早就知道有一批戰俘被拘留在臺灣的金瓜石,然而不論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或是利益保護國的代表來臺探望戰俘時,日軍都以金瓜石位於要塞地帶為由,拒絕這些代表前往當地訪視。

美軍開始空襲臺灣後,由於投鼠忌器,轟炸的目標都盡可能避開已知的戰俘營周邊。下圖取自美軍作於1945年初的一份目標情報分析報告,在臺北州內就標示出四處疑似戰俘營的大略位置,但只有被我用紅色圈起的地點確實設有戰俘營(金瓜石、大直、木柵),最左邊的綠色框所指位置則是錯誤的情報。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有人指稱美軍曾經空襲金瓜石戰俘營,雖然我知道美軍不會這麼魯莽,也沒看過美軍的作戰報告記載過,但都不算是一槍斃命的鐵證。

沒想到真正的有力證據竟隱身在戰犯審判的文件裡:從金瓜石第一分所開設到關閉為止,都被拘留於此的英軍J. T. N. Cross少校(戰後的軍階),在作證時明確講出,金瓜石戰俘營從未遭到空襲(見下圖)。所以我們終於可以敲下審判槌,宣布結案!


相關貼文

2023年8月17日 星期四

空襲的陰影(一)

1929年關於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第9條規定,無論何時均不得將戰俘送往暴露在戰火之下的地點。二戰結束後,臺灣俘虜收容所長在戰犯法庭受審時,提到臺北鐵道工場僅在1944年10月間曾遭到美軍空襲,在鐵道工場工作的戰俘並未真正受到空襲的威脅,作為其脫罪之辭。

《空襲被害綜合情報》,十月十日及十月十二日乃至十四日。來源:JACAR

上圖的文件顯示,臺北鐵道工場確實在臺灣沖航空戰期間遭美國海軍艦載機攻擊受損。經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曾令毅博士的提點,我在臺灣總督府編纂的《臺灣空襲狀況集計》裡,又找到臺北鐵道工場在1945年1月3日被美軍艦載機空襲的記錄(如下圖)。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在史料中找到其他遭到空襲的日期。據曾博士所言,臺北鐵道工場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因空襲所致的損害並不嚴重。

臺灣空襲狀況集計》,昭和二十年一月。來源:JACAR

臺北鐵道工場之所以未遭到猛烈轟炸,是否確實如這位受審的收容所長所言,是因為日本政府已經把戰俘在臺北鐵道工場工作一事通知同盟國,目前尚未找到史料可以佐證。

相關貼文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臺北陸軍病院圓山分院何時炸毀

美軍航照影像(1945/6/17攝)。來源: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上圖中的臺北陸軍病院圓山分院(拍攝當時已經改稱圓山分室)幾乎完全被空襲夷為平地,由於照片攝於1945年6月17日,因此直覺認為它是毀於兩週前的5月31日臺北大空襲。不過下面這張同年4月1日拍攝的空照卻顯示圓山分院已是半毀的狀態,所以上圖的慘狀不完全是臺北大空襲造成的。

美軍航照影像(1945/4/1攝)。來源: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在1945年3月13日的空照中(見下圖),圓山分院基本上是完好的狀態。也就是說,圓山分院第一次遭受重大損失的空襲發生在3月的下半。

美軍航照影像(1945/3/13攝)。來源: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究竟是哪一天的空襲呢?圓山分院因為是軍方的設施,空襲受損的日期與狀況不會列入臺灣總督府編纂的《臺灣空襲狀況集計》,臺北陸軍病院在戰後製作的《大東亜戦争衛生誌編纂資料》也找不到空襲的日期。

美軍在1945年3月下半對臺北市發動的空襲中,有兩次的規模較大,分別是在16日及30日。《臺灣空襲狀況集計》顯示30日的轟炸對臺北市造成的損害主要在松山、興雅一帶,但沒有太多細節;至於16日的空襲,則列出三座受損的生產工場(下圖的紅框):

《臺灣空襲狀況集計》。來源: JACAR

其中大成鐵工場(下圖右下的紅框)位於宮前町,離圓山分院(下圖左上以藍框標示的位置,地圖繪製時尚未興建)並不遠,因此極有可能是3月16日的轟炸造成該院重大破壞。

臺灣博覽會紀念臺北市街圖。來源: 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至於本文一開始在1945年6月17日空照中看到幾乎全毀的狀態,是否就如直覺認為是5月31日的大空襲造成,我後來想想也不太可能。一方面是圓山分院距離臺北大空襲主要目標的城內太遠,二來是院區地面上看不到1000磅炸彈造成的大彈坑,而城內卻舉目可見。但到底最有可能是哪一天的空襲導致?因為美軍從4月中旬開始,經常在夜間以零星的轟炸機對臺北市發動騷擾式空襲,所以在哪一天發生的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