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查無此人

(JACAR)

日本在發動大東亞戰爭後,立即遵照1929年日內瓦條約第77條,成立了俘虜情報局。不過這個機構的編制人力單薄,當日軍在1942年中占據了東南亞大部分地區後,根本就無力處理被俘數十萬名歐美戰俘的相關通報作業。

原本被送來臺灣拘留的美軍中將溫萊特與其他歐美高階戰俘,於1944年後半又被日軍遣送到位在滿州國的奉天俘虜收容所。日本俘虜情報局直到1945年1月中,才將這些高階戰俘的移動狀況通報給外務省,再由外務省轉交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下圖是通報的美軍戰俘名單的一部分,你找得到溫萊特的名字嗎?

(JACAR)

美國政府大約是在1945年4、5月間,才輾轉得知溫萊特等人已於1944年從臺灣移送至奉天俘虜收容所的訊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曾在1944年底,派員至奉天訪視戰俘,但訪視報告中並未提及溫萊特等人。因此美國國務卿訓令駐瑞士公使,請瑞士駐日公使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議,要求日本告知這批高階戰俘的下落,並准許派員前往探視。

其實溫萊特等人並非關押在奉天俘虜收容所的本所,而是被送往其下的分所拘留。如果到JACAR查詢相關資訊,會在結果中的奉天俘虜收容所略歷看到以下與分所有關的資訊。由於這份資料是在昭和38年(1963年)才編纂完成,距離二戰結束已過了18年,內容難免與事實有出入,所以引用前還是要小心查證。

(JACAR)



2022年10月16日 星期日

塵歸塵,土歸土

(UK National Archive)

戰俘如有死亡,日軍通常是就近葬在收容所附近的墓地。已知臺灣俘虜收容所用來埋葬戰俘的墓地如下:

  • 金瓜石墓地
  • 鑛窟墓地
  • 小湖仔坡墓地
  • 萬斗六墓地
  • 三塊厝墓地
  • 溝子垻墓地
  • 東門墓地
  • 佐倉墓地
  • 公山墓地
  • 大直墓地
  • 有木墓地

網路一直亂傳金瓜石是最多戰俘死亡的分所,但其實屏東第三分所的戰俘死亡人數才是各分所之冠,總共有134名戰俘埋在東門墓地。造成如此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當地瘧疾肆虐,染疫的戰俘未能得到妥善醫療,因而多人喪命;其次是1945年2月的美軍飛機誤炸事件,有二十餘名第三分所的戰俘遭炸身亡。

以上所列僅是臺灣俘虜收容所埋葬戰俘的墓地,另有近四百名在航行途中因疾病或美軍攻擊死亡的戰俘,葬在高雄的覆鼎金公墓及旗津中洲的集體墓地。

美軍在戰爭結束後不到一個月,就迅速接走所有生還的盟軍戰俘。中國政府來臺後,鼓勵各界協尋美軍失蹤人員,上述墓地有幾座因此被駐軍發現後呈報。例如下圖文件提到的馬稠後公共墓,就是前面所說的公山墓地,文中指出墳墓共計55個,也與日軍在戰後提交美軍的數字相符。

(國發會檔案管理局)


2022年10月3日 星期一

無「籍」而終的戰俘

在我看過的戰俘銘銘票中,僅有少數中的少數像下圖那樣被標記了「假臺」兩個字。這可能是表示由臺灣軍暫時收留,至於是否可解釋為臺灣俘虜收容所暫時收留,我就沒那麼肯定。

(UK National Archive)

檔案中並無這張銘銘票背面的拷貝,只有如下的譯本。

(UK National Archive)

根據譯文內容,這名俘虜搭乘的昭南丸沉沒了。這一點讓我困惑了許久,因為我找不到任何昭南丸在1942年11月被美軍擊沉或因故沉沒的紀錄。後來是譯文提到的 Maruyama 少尉給了我靈感,才確認這艘載運俘虜的昭南丸安然無恙的抵達門司港,並未沉沒。可能是譯者的日文不夠好導致誤譯。

這名戰俘可能是在船上染患痢疾,所以在昭南丸靠岸高雄港時下船就醫,可惜仍在兩天後病故,火化後的骨灰先由第三分所保管,後來轉交第六分所保管。

二戰結束後,這位 James R. Hooper 被列為失蹤,英軍起初沒有任何關於他的資訊。後來是駐上海的美軍單位通知英軍,Hooper已經死於日軍的病院。所以很可能是來臺調查的美軍發現了他的骨灰。

日軍原本要把 Hooper 與同船其他戰俘送往日本本土,他住進高雄陸軍病院時僅是由臺灣軍暫時收留的身分。即使他最終死在臺灣,甚至骨灰交由臺灣俘虜收容所保管,仍不算是臺灣俘虜收容所的戰俘,所以臺灣戰俘營紀念協會的戰俘資料庫也沒有收錄他的名字。

由於 Hooper 的銘銘票的編號是假臺第23號,表示至少有23名由臺灣軍暫時收留的戰俘。他們之中有多少人在臺灣短暫停留後轉往下一個地點,又有多少人不幸的像 Hooper 一樣無「籍」而終呢?

2022年10月1日 星期六

不是單純的除法而已

最近因為要找二戰時期的金瓜石礦區地圖,經常請Google大神協助,同時也看了一些提到金瓜石戰俘營的網頁。由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具權威性的中文著作細數臺灣俘虜收容所的來龍去脈,這些網頁對於金瓜石第一分所(並不是什麼「捕虜監視所」)的敘述,若不是源自所謂耆老的回憶,就是未經查證的多手傳播。也因此對於金瓜石第一分所的戰俘死亡人數及存活率,出現了極為浮誇的錯誤。

很多人會參考的維基百科,在《金瓜石戰俘營》(2022年10月1日存取)的網頁說「最初一批523名戰俘只有89名戰俘生還」,乍看之下,好像存活率還不到20%。具有官方性質的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典藏新北學網站,在《日治末期金瓜石戰俘的生活與死亡》(2022年10月1日存取)這一頁提到,金瓜石戰俘「死亡率非常高,一個星期約有兩人死亡」,如以金瓜石第一分所存在近兩年半的時間換算,這表示死亡人數高達兩百人以上。有網頁引述在地耆老說「5百名戰俘中約有1/3死亡」,也有網頁說「每8人中只生還了1人」。兩年前,我還在老XX工作室的臉書上看到他們說金瓜石戰俘營3000人死了2000。以上網頁提到的死亡人數或死亡(存活)率,都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

的確,金瓜石第一分所戰俘因日軍故意苛扣糧食導致營養不良、疾病肆虐,又得不到應有的醫療照護,而且還要在條件惡劣的礦坑中過度勞動,動輒遭日軍和礦場員工拳打腳踢,落盤意外也時有所聞,所以許多戰俘在此魂斷異鄉。但是我們不可以因為日軍的殘忍暴行,不經詳查就誇大戰俘的慘況(不論是有意或無意)。而應該根據檔案史料,盡力做出正確的敘述。

下圖是在臺英軍戰俘死亡名冊的一部分,最右一欄 LOCALITY OF GRAVE(埋葬地點)的 KINKASEKI 就是金瓜石,根據這份名單,共有87名金瓜石第一分所戰俘死亡。

(UK National Archive)

下圖是另一份金瓜石戰俘營死亡戰俘名單的局部,我計數的結果是87人。

(UK National Archive)

下圖是又一份死亡名冊的封面,各位直接就可以看到金瓜石墓地總共埋葬了87名戰俘。

(Mansell.com)

三份名單都直指金瓜石第一分所戰俘的死亡人數是87人。即使有所謂的黑數(我不認為有,因為戰俘自己也有行政人員負責統計),最多也不會超過百人。

有了死亡人數,理論上如果要計算死亡率或存活率,就必須知道分母,不過事情不是像數學的除法那麼單純。

1942年11月被送到金瓜石的523名戰俘,並非一直待在那裡直到該分所關閉。我在【薰風】季刊第20期(2022.04)的《曾經晦暗的風景:二戰期間的臺灣俘虜收容所》(如果你想要快速對臺灣俘虜收容所有概括性的了解,一定要買一本來看)指出,戰俘除了隨分所遷移,也會依據身體狀況或專業技能而被調動。所以金瓜石分所的戰俘是來來去去的,原始的523人中,有些人被調到其他分所,甚至被送到日本本土去;其他分所的戰俘,也有些被送到金瓜石來。

下圖是金瓜石戰俘被調到屏東(文件上寫的Heito)第三分所的部分名單,被移送其他分所的就不另列出。

(UK National Archive)

下圖是名單中第一位戰俘 Askew, H. 的銘銘票背面,補修欄記載的第二列可以看到他在昭和17年11月14日被送到第一分所(即金瓜石),第五列說他在一年後被調往屏東,跟以上名單的記載一致。後來他被送到日本長崎,但不幸死在當地。

(UK National Archive)

由於戰俘的調動頻仍,要統計出到底有多少戰俘曾經待過金瓜石,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戰俘的死亡率就不是把87人除以總人數那麼單純。但是現在各位可以知道,我在本文開始所舉的那些網頁範例錯的有多離譜吧。除此之外,金瓜石也不是臺灣俘虜收容所中戰俘死亡人數最多的分所,死於屏東第三分所的戰俘超過一百三十人,才是排名第一的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