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 |
二戰期間被日軍抑留在臺灣的聯軍戰俘之中,以英國籍的人數最多。二戰一結束,美國軍艦早英國一步來臺,將大部分的戰俘接到馬尼拉安置,少數體況極差的戰俘搭乘一艘紐西蘭籍醫療船離開,英國軍艦反而沒有載到任何戰俘。
不過事後英國再度派軍艦前來臺灣,載走當年客死他鄉的英軍戰俘遺體,總算為效命大英帝國的軍人盡到一分責任。當時英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為這項行動交涉的過程中,曾有一封信件提到部分遺體位於花蓮港及 Teijo,而由於這兩地與英艦停靠的高雄之間無公路相通,導致來臺的工作人員無法順利搬運這些遺體(見下圖)。承辦的外交部人員不確定 Teijo 所指為何地,所以詢問英國方面是否為臺東(Taito)。
(國史館) |
目前我沒發現後續的相關檔案,因此不知英國方面的回覆內容。然而根據臺灣俘虜收容所各分所之設置地點,及戰俘滯臺期間的死亡統計,Teijo 不太可能指臺東,因為從未在此設立分所,也就不會有戰俘的遺體葬在這裡。事實上,在花蓮港分所死亡的英軍戰俘也僅有一名。
由於信件把花蓮港的羅馬字 Karenko 誤作 Karenka,Teijo 很可能也是拼錯的地名。臺灣俘虜收容所各分所的地名中,跟 Teijo 最接近的是代表屏東的 Heito(根據 Hamming Distance 來計算),然而我卻不認為 Teijo 是指屏東。位於屏東麟洛的東門墓地,埋葬了一百多名歐美戰俘的遺體,是臺灣俘虜收容所各分所之冠,英軍不可能派員來臺灣處理了一個多月,才發現這裡搞不定。況且屏東就在高雄的隔壁,跟信中所謂無公路相通也不符。
就把這問題擱在一旁。也許有一天,史料又自動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