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台灣空襲中的海空搜救(一)

 美軍飛機從1943年11月25日開始空襲台灣後,首次有飛機遭到日軍擊落,是在1944年8月31日。當天傍晚,第14航空隊派出第308轟炸大隊16架B-24,從中國的柳州起飛,到台灣高雄執行轟炸與佈雷任務。一架第425轟炸中隊的B-24完成轟炸投彈後(已是9月1日凌晨)被擊中,機員在高雄外海跳傘逃生,但是其中只有擔任觀察員的歐尼爾上尉(Captain George K. O'Neil)被日本軍人Masayoshi Kakimoto俘獲,其他機員下落不明。當天另有一架執行轟炸任務的第375轟炸中隊B-24失聯,不過機員或飛機殘骸從未被尋獲。

由於台灣四面環海,境內又無親同盟國的游擊隊,所以美軍飛行員被擊中或故障失事時,必須設法飛往海岸外迫降或跳傘,等待友軍前來救援。目前已知美軍在台灣地區第一次成功搜救的行動,是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在1944年10月大舉出動艦載機攻擊台灣全島期間。在攻擊發起的第一天10月12日上午,第38.2特遣支隊碉堡山號航艦(USS Bunker Hill, CV-17)上的第8艦載機大隊,出動12架SB2C、8架TBM、8架F6F執行當天第二次打擊任務,轟炸台北飛行場的棚廠設施及跑道。F6F在攻擊行動結束返航途中掃射北海岸的船隻,但是馬怪爾中尉(Lieutenant [jg.] John J. McGuire)的座機遭船隻爆炸的破片打中,迫降在鼻頭角外海30海里水下待命的扳機魚號潛艦(USS Trigger, SS-237)附近,由潛艦派員救起。
扳機魚號潛艦檔案照片
其實當時美國海軍負責戰鬥搜救任務的裝備除了潛艦,還有PBY與PBM水上飛機。別號卡塔利娜(Catalina)的PBY有一具又寬又大的主翼,由於它開始服役的時間較PBM早,數量也比較多,所以空中搜救任務就因為PBY的特殊外型而有「小飛象」(Dumbo,1941年一部迪士尼卡通的主角)的暱稱。不過這兩種大型水上飛機在部署時,還必須搭配負責維修與後勤補給的支援艦(Seaplane Tender)。美軍在1944年10月時的勢力尚未及呂宋島,而水上飛機支援艦因為本身的武裝薄弱,只能在有友軍掩護的菲律賓南部水域作業,台灣遠在水上飛機的有效航程之外,所以台灣沖航空戰期間就只能依賴潛艦執行戰鬥搜救任務。
PBY的主翼跟機身比起來真是又寬又大
美軍在1945年1月登陸呂宋島的仁牙因灣(Lingayen Gulf)後,逐步取得呂宋島各地及沿海的控制權,配備PBY或PBM的海軍巡邏轟炸中隊(Patrol Bombing Squadron)也陸續北上部署。原本部署於菲律賓南部雷伊泰灣的第54巡邏轟炸中隊,在1945年1月10日派出一支由5架PBY-5A組成的分淺遣隊到仁牙因灣,接受海軍第73.2.2特遣分隊(Task Unit 73.2.2)的指揮,專門待命執行海空搜救任務,成為第一支進駐呂宋島地區的空中搜救單位。
PBM與水上飛機支援艦
一個多月後,第54巡邏轟炸中隊奉命移防回美國本土,仁牙因灣的待命搜救任務在2月中由第17巡邏轟炸中隊派出一支配備6架PBM-3的分遣隊接替。不到一個星期,第17巡邏轟炸中隊這支分遣隊就成功完成了一次跟台灣空襲有關的海空搜救任務。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