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9日 星期日

菲律賓作戰發動時日本海軍第十一航空艦隊戰鬥序列

日本在1941年12月8日發動菲律賓入侵作戰時,海軍航空部隊的主力是第十一航空艦隊。該艦隊成立於1941年1月15日,由當時隸屬聯合艦隊的第一、第二、第四聯合航空隊,分別改稱為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四航空戰隊(新番號為原番號加上二十)後合編而成。編成當時各航空戰隊的組成如下:

  • 第二十一航空戰隊:高雄航空隊、鹿屋航空隊、東港航空隊
  • 第二十二航空戰隊:美幌航空隊、元山航空隊
  • 第二十四航空戰隊:千歲航空隊、橫濱航空隊

(註:當時日本海軍的航空隊中,有冠以地名的常設航空隊,也有冠以番號的特設航空隊。前者的正式名稱為「地名」加上「海軍航空隊」,例如「高雄海軍航空隊」,但本文皆省略正式名稱中的「海軍」兩字。)

同年4月10日,第十一航空艦隊的組織略作調整如下:

  • 第二十一航空戰隊:新增第一航空隊,高雄航空隊改隸第二十三航空戰隊
  • 增設第二十三航空戰隊:新設第三航空隊,高雄航空隊移入

由於開戰的可能性升高,大本營的海軍部在8月中下令暫停在中國境內的作戰行動,開始加速戰備作業。從9月初開始,第十一航空艦隊陸續撤出在中國作戰的單位,返回日本國內整備。其中,鹿屋與第一航空隊返回鹿屋進行整備及訓練,元山航空隊返回元山,美幌航空隊至館山,高雄與第一航空隊則回到高雄。東港航空隊從9月上旬開始,到佐世保、指宿、橫濱等地實施移動訓練;11月8、9日兩天,旗下的飛行艇主力移往帛琉的基地進駐,準備作戰。

這段時間內,第十一航空艦隊的組織也略有變動,台南航空隊於10月1日在台南基地成立,隸屬第二十三航空戰隊。

11月14日,日本海軍與陸軍在岩國基地就菲律賓作戰展開協商,經過三天的會議,雙方在16日簽訂所謂的岩國協定。在航空作戰方面,是由海軍的第三艦隊、第十一航空艦隊,及陸軍的第十四軍、第五飛行集團進行協調。根據岩國協定,第十一航空艦隊投入的兵力如下:

  • 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部
  • 第二十一航空戰隊司令部:鹿屋航空隊、第一航空隊、東港航空隊
  • 第二十三航空戰隊司令部:高雄航空隊、台南航空隊、第三航空隊

11月21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發布「第二開戰準備」的命令。次日,所有參加南方作戰的航空部隊都完成進駐開戰準備位置。同一天,台南航空隊與第三航空隊接獲命令,抽調一部分戰力,編入馬來部隊。台南航空隊負責提供13架零戰、3架陸偵,第三航空隊抽調13架零戰、3架陸偵,兩個航空隊並合力派出9架九六式戰鬥機。這些飛機在11月26、27兩天分別從台南與高雄出發,12月1日於西貢部署完畢。

鹿屋航空隊在11月30日獲知要將27架一式陸攻抽調至法屬印度支那,編入馬來部隊。12月2日正式發布命令後,三個中隊的一式陸攻於3日從台中基地出發,但因途中天候不佳而折返,第二天再度出發,經海南島飛抵西貢。

在菲律賓作戰展開前,第十一航空艦隊旗下各部隊的所在位置與主要配備機種如下:

  • 第十一航空艦隊司令部(高雄)
  • 第二十一航空戰隊司令部(台南)
    • 鹿屋航空隊支隊(台中):一式陸攻
    • 第一航空隊(台南):九六式陸攻
    • 第一航空隊輸送機隊(嘉義):九六式輸送機
    • 東港航空隊(帛琉):九七式飛行艇
    • 貝里琉派遣隊(貝里琉):九六式戰鬥機
  • 第二十三航空戰隊司令部(高雄)
    • 高雄航空隊(高雄):一式陸攻
    • 台南航空隊(台南):零式戰鬥機、九八式陸上偵察機、九六式戰鬥機
    • 第三航空隊(高雄):零式戰鬥機、九八式陸上偵察機、九六式戰鬥機

從發動菲律賓作戰,到主力部隊登陸這段期間,為日軍南方作戰的第一期,參加的航空部隊區分如下:

  • 第一空襲部隊:鹿屋航空隊、東港航空隊、第一航空隊(輸送機除外)、貝里琉派遣隊
  • 第二空襲部隊:高雄航空隊、台南航空隊、第一航空隊
  • 第一〇〇一部隊:第一航空隊輸送機隊、横須賀鎮守府第一特別陸戦隊(横一特)、横須賀鎮守府第三特別陸戦隊(横三特)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為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編【戦史叢書24】《比島.マレー方面海軍進攻作戦》(朝雲新聞社,昭和44年)。